Friday, August 1, 2008

中外车企抢播“混合动力”

现在整车厂对混合动力的投入,就好像是一种对未来市场的储蓄,多种多收,多投多获。
中外车企抢播“混合动力”
作者:寇建东 2008-7-28 0:00:47
  车门上印有中英文“混合动力汽车Hybird Electric Vehicle”字样的油电混合动力出租车,赶在奥运会开幕前亮相北京街头,这是中国国内出租车市场上首次采用油电混合动力的车型。这也似乎预示着新能源车的路线之争可以暂时画上休止符。
  混合动力技术经过了十年发展,终于将迎来它全面发展的2008年。
路线之争
  你能只用一只手就数完未来实现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路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柴油化、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和生物燃料等种种技术摆在众多车企面前时,他们同样被眼前的这只手遮住了双眼。
  面对能源危机,最早被商业化应用的是生物燃料中的乙醇汽油。早在20世纪初,燃料乙醇便已面世。但那些喝着酒精满大街跑的钢铁怪物,很快就被证明经济性太差而惨遭淘汰。不过,在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四次大规模的“石油危机”后,燃料乙醇又卷土重来了。
  1979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乙醇发展计划”,减免联邦消费税,推广使用含10%乙醇的混合燃料(E10),乙醇产量从1979年的3万吨迅速增加到 1990年的 295万吨。但接下来,不断凸现的全球性“粮食危机”又不得不让人们对这一石油替代产品的前景产生了动摇。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认为,玉米价格之所以在2005年~2007年间上涨了60%以上,很大部分的原因要归咎为美国的燃料乙醇项目与市场力量形成的合力。
  实际上,比通过燃料乙醇降低排放、达到环保目的更优越的技术是柴油机。从100多年前,欧洲汽车厂商就在不遗余力地探索柴油机的普及应用。直到今日,轿车柴油化的代表,德国大众还在坚守自己的发展路径。面对未来,大众称:“柴油车不能简单地称为‘过渡’。只要汽车还使用发动机,柴油就是主流技术之一。目前柴油技术的潜力实际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在中国。”
  美国通用可并不这么想。在它的游说下,美国政府宣布将投资17亿美元,把氢能作为新一代能源的重点发展对象。然而,即便通用投入巨资研发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已被业界公认为是未来最理想的替代燃料汽车,但高昂的成本和缺乏基础配套设施,仍然让这一切看起来还那么遥远。
一枝独秀
  7月15日,上海通用别克君越2.4L ECO-Hybrid油电混合动力车开进了中国境内的别克4S店。而在两年前,搭载与君越ECO-Hybrid同样技术的土星SaturnVue和雪佛兰ChevroletMalibu就已经行驶在美国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
  “混合动力是新能源解决方案中最可望而可及的技术模式。”车评人钟师说道。
  看到这一幕,丰田或许颇感欣慰。早在2001年,好莱坞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吉姆·奥尔登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混合动力车,丰田的普锐斯。他在评价这辆静静滑行的新车时说,“驾车500英里,燃料方面的支出还不到20美元,这简直太棒了。”
  1997年,丰田第一代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正式量产上市。这款饱受吉姆·奥尔登好评的新车不仅具有传统燃油汽车本来的便利性,还以大众能接受的低价位提供了杰出的环保性能。截至今年6月,丰田混合动力车型的累计销量达到了150万辆。而据丰田测算,此销售业绩意味着减少了大约7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减少了27亿升左右的汽油消耗量。
  这显然是一个看得到的成绩和摸得着的技术。事实上,就在丰田第一代普锐斯诞生后不久,本田、通用和福特等各大汽车厂家都开始相继推出或准备推出自己的混合动力产品。
  2008年年初的北美车展上,燃料电池退居到展台的不起眼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各式混合动力版的量产车和概念车。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瓦格纳告诉外界,到今年底,公司将向美国市场推出8款不同的混合动力车型。而在未来4年里,通用还将陆续向市场推出16款新型混合动力车。
中国机会
  算上刚刚上市的上海通用别克君越ECO-Hybrid,“入侵”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混合动力车型已达到了4款(另外三款为丰田普锐斯、雷克萨斯LS600HL和RX400H)。在混合动力技术应用的未来市场中,中国市场显然必不可少。
  7月初,油电混合动力出租车驶上了北京街头。这是由一汽、奇瑞和长安三家本土车企为服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的清洁燃料用车。这似乎意味着,由中外合力组成的“两股势力”正在把中国车市带入混合动力元年。
  然而,相对丰田、本田近30年的技术积累和通用后来居上的咄咄逼人态势,中国本土车企准备好了吗?
  “新能源车的发展,是21世纪中国汽车追赶发达国家汽车发展进程的唯一契机。”一直以来,这样的论调充斥着国内汽车业。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即便在起步并不算晚的电动车,本土车企的产品依然和丰田、通用们存有差距。这一仗到底该怎么打?
  “奇瑞此次提供的A5 ISG属于弱混,但这种轻度混合车的成本比普通的轿车只增加了5000~6000元。”奇瑞的研发人员并没有把话说透。而采用中度混合技术并且已经批量投产的长安杰勋HEV混合动力轿车,售价也不超过14万元,这与汽油版杰勋价格相差两万元。
  “目前开始有更多的整车厂跳入混合动力的浑水塘,而且有意在车型级别和技术级别上打差距战,这些入围车厂本身可以烘托混合动力的整体产业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如此多的中外车厂‘混搭’在一起,能加速推动未来优惠政策的出台,”车评人钟师如是说:“现在整车厂对混合动力的投入,就好像是一种对未来市场的储蓄,多种多收,多投多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