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献忠:如何提升中国现代制造业水平
2007年12月09日12:18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搜狐财经
蒋正华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于献忠
2007中国制造业论坛于2007年12月8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中日产业经济界权威的学者和企业家,深入分析中日产业政策,剖析日本制造业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共同为困境中的中国制造业寻找对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作为本次论坛的联合主办媒体从现场发回如下精彩报道:
于献忠: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与诸位一起讨论如何提升中国现代制造业水平的问题。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这次会议筹办之一的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对诸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探讨如何提升中国现代制造业水平的问题。我将有四句话,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制造的话题。我们不仅要勇于面对竞争,更要抓住机遇提升我们的产业水平。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将会推动中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而努力。
我们应该对整个宏观环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近30年,我们有了非常大的努力的提升,这一点大家都有共同的体会,我国的人均 GDP由建国初期不到100美元到改革初期不到200美元,到去年我们人均突破两千美金,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数据,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候。当一个国家走出低收入水平的时候,正是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按照世界银行的说法,我们在世界上可以分为低收入国家人均GDP650美金以下,655 —2911美元中等水平,如果再往上走基本上是2900—7900美元,再往上就是高收入。中国走出了低收入水平国家的行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回顾我国经济发展不难看出,我们有很多在这个阶段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尽管我们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积累,为今后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条件,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我国现在面临的诸多问题是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不要忘记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同时我们的环境恶化还有能源效益低下,我们也是土地逐渐减少的国家。我们国家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假设按照有些资料所说的,人均石油和天然气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7.7%和7.1%,我们的煤炭相对乐观,但是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8.6%,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是我们现在在这方面的消耗却是世界消耗大国,我们的石油储备是世界第12位,可是消费是世界第二位,我们用远远高于经济GDP占全世界整个份额5%左右,我们大大超过了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这是不得了的。我们土地人均耕地只是世界人均耕地的不到二分之一,我们整个水资源是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我们人均树林拥有量不到世界人均量的六分之一。有些人说我们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整个可开采的年限大概是 80年、15年和30年,说这些话是因为让我们注意,我们再不能像过去那样靠摊大饼,中央为什么多次提出来这次十七大重申我们必须要把经济转变方式由数量型转向集约型,提出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为又好又快的发展。如果不重视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很成问题,这就体现了国人对经济发展非常乐观,但是我认为我们缺乏微机意识。越是经济发展的国家,危机意识越是强,美国是世界第一强盛的国家,美国的危机意识很强,整天认为别人威胁到他,今天我们的日本朋友跟我反映过两次,日本是世界第二个发达国家,但是日本整个民族的危机意识远远盛过我们。韩国是世界第12大经济体,本身也有非常危机的意识,他在想美国和日本对它来讲是一个非常强盛的国家,中国也是如旭日东升半升起,他们也认为受到威胁,整天算在经济实力上在技术上在军事上和其它国家相比怎么样。我们要认识我们发展的大好机遇,但是更要注意我们现在确实处于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我们切不可小看,否则经济发展到后面将会受到严重的制约。我们的经济已经到了关键的转折点,我们大家都深切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有希望。
中国制造应该站在世界关注的话题,中国制造遍布全世界,无论到国外什么地方都能够找到中国制造的影子,不管是我们的服装还是鞋甚至于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产品展60%—70%,所有这些使我们感到中国制造能力的提升。同时仔细来看我们一样不可乐观,按照我多年在企业工作的看法,我在企业干了26年,之后退下来到政府部门,对于我们家族制造本身的难度体会非常深。如果把一般意义上说的中国制造细分,可以分为中国加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我们现在是处于三个混合体,但是更重要的我们是中国加工,也就是说别人来了这种创意是别人的,我们只是来当一个劳动者去加工,所以我们不可能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真正取得最重要的收益。就拿芭比娃娃来说,在美国卖9.5美金,我们只取得35美分,这是为什么?仍然靠我们劳动密集型这样一个特点,靠低廉的劳动力的价格特点来去形成我们微乎其微的制造竞争力。中国自己的品牌制造正如诸位领导和很多专家所说的,我们在世界上还没有形成重大的品牌,我们世界五百强进去了二十几个,但是实际上我们是在世界五百强前十的美国就有五个,整个美国有82家,日本有70几个,最强盛的国家、第二盛的国家拥有世界最著名品牌和第二位的品牌。如果没有品牌我们很难在世界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说到中国创造,刚才各位领导都说到,现在实际核心竞争力很弱,创意设计都在别人手里。这里面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我们确确实实面对着世界制造业的提升和竞争,我们应该深醒,我们曾经为企业取得科技进步高兴,我们为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发明去庆贺,但是大家想到没有?我们中国现在99%的企业是没有专利,我们9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我们对外的依存度超过50%,很多技术研发70%是属于外延性的,我们居于这样的位置是何等难堪。我说难堪是一方面我们的经济总量将会进一步享受上升,但是人均又在世界一百位之后,我们是世界制造大国,但是我们的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内在的技术含量远远不行。我们现在虽然是家族大国,但是还不是制造大国,更不是创造大国。我们现在说不上是生产强国,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峻的现实。
我们不仅要勇于面对竞争,更要抓住机遇,机遇对于我们是千载难逢的,改革开放30年,我们能够取得这么大的进步,以至于世界上很多人评论,英国大学教授写了一本书,中国在过去的汉朝汉武大地的时候占世界GDP的20%,现在占世界GDP的27%,不要为这种评价扬扬得意,实际国外对我们的评价往往都是过高的,尤其在军事上,美国总是认为中国现在不得了,飞机如何如何,军舰如何如何,潜水艇如何如何如何,我当过飞机情报总设计师,我知道我们的水平还是有差距的,我们刚刚装备第三代飞机,第四代、第五代已经在美国和欧洲已经开始用了,所有这些说明我们具有多大的威慑力量具有重大的力量可以保卫我们的经济安全,包括以美国为首在中国周围形成的包围圈,我们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我们不能逃脱。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世界会对我们刮目相看,在我们发展很好的时候同时注意我们形成了对别人的压力,这是客观的,是不能回避的,但是也没什么好怕的,因为我们必将在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中很好地抓住了前面几十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当中带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在这个转移中我们有效率让世界上认可了中国的加工工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满足,我们要抓住这样一个机遇,很好进一步推进整个产业提升。以至于使我们中国制造不能变成低价劳动力成本这样一个代名词,而应该成为卓越的品牌这样一个代名词。我们现在这个经济本身面对着将进行后面产业转移是高科技转移,我想我们能够抓住第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战略机遇,我们也一定能够抓住第二次科技产业转移中提升我们整体的实力。
对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将愿意和大家一起提升产业水平而努力,设备监理是世界范围之内应该说行之有效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所谓的设备监理就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业主的委托,按照业主和设备制造供应商之间的合同再去委托客观公正的第三方对设备的制造全过程有设计开发,有制造到安装调试最后整个交付使用,形成全过程的管理。这从根本意义上是提升我们整个制造业水平,也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产品水平。
说到中国制造很多人谈到产品的制造,但是我们很少去提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装备制造,一个国家的装备制造业的水平才是这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核心体现。可是我们现在重大的装备很少是我们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很多关键设备我们不得不依靠进口,而且有些还要长期进口。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能够有效地实施设备监理将会加快设备质量得到保证,保证我们的产品加工水平。说句心里话,作为设备监理协会,是以服务于政府服务于会员服务于市场为宗旨,同时也是一个为提高设备质量,提高投资效益为宗旨主线,同时也按照团结奋进公正服务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来去约束我们的行为。中国设备监理协会现在已经是一个全国性有一定影响的协会,尽管它的诞生是在2004年5月18号,这个协会也是我当司长时力挺祖辈筹建的。中国设备监理协会现在已经拥有了单位和个人会员八千多个,已经拥有了326名可以具备对设备监理单位进行资格审查的审查员、工程师,同时我们拥有包括44家培训机构在内的对设备监理管理的体系。现在全国范围之内已经有1022个设备监理师,有69家设备监理单位取得甲级的鉴定资格,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说明中国的设备监理正在按照政府有关方面的要求,在全国范围之内公正服务推进有效,建立完整的监理体制和监理制度。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基于这一点,将来的工作重点首先是加强行业自律,使这个协会成为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协会,其次提升我们的能力,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单位主要的问题,没有人什么事情办不成,而设备监理就是一个以综合的科技技术密集体,如果我们的人不懂技术不懂管理就谈不上有效监管。从这个道理上能力提升。
注意加强我们的服务意识,面向政府,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提高我们服务的意识,强化服务的本能。面对国际竞争,要走出去,要逐步使设备监理协会成为外向型的国际化的有能力的设备监理中介机构,这是一个全国性的不以盈利非营利的是专业的社会团体,将会按照既定的方针和有关部门一道加大努力,真正从根本上全方位在中国推进设备监理制度,通过这个制度的有效实施也为中国整个制造业的提升作出我们的贡献。
谢谢大家!
Saturday, July 26,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